9 月 19 日至 23 日,2025 年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在全新啟用的長春國際航空博覽城重磅啟幕。作為我國航空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年度盛會,本屆航展不僅以 “愛我空軍 翼展長春” 為主題,展現了我國空軍的硬核實力與航空科技的前沿水平,更是首次設立了 “星空地” 遙感技術與裝備展區。南方測繪受邀參展,展示了低空經濟、軍民科技協同的最新成果,讓觀展的廣大官兵、群眾了解到航空事業背后的測繪科技力量。

“星空地” 遙感技術與裝備展區,專門聚焦 “空天地一體化” 技術應用。隨著我國低空經濟戰略的深入推進,低空交通管理、空域資源開發、應急救援、生態監測等領域對高精度地理信息數據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而測繪技術正是支撐低空經濟 “安全、高效、精準” 發展的核心基礎。



南方測繪作為國產測繪裝備領域的領軍者,此次攜多款自研智能化高端測繪裝備亮相,包含測量機器人、無人機、機載激光雷達、智能無人船等多個品類,集中展示了低空經濟相關的測繪技術,以及覆蓋 “空中-地面-水上” 的全場景測繪解決方案,其技術布局早已與低空經濟的發展需求深度綁定,圍繞 “安全可控” 與 “高效利用”兩大核心訴求,提供高精度、實時化的地理信息數據支撐。



南方測繪將國產高端測繪裝備與航空產業同臺展示,既吸引不少空軍專家,也引起了廣大市民朋友的興趣。很多朋友是第一次在航展上了解學習我國的測繪地理信息數據采集的新裝備和新技術。大小朋友爭在展區參觀合影;更有空軍專家駐足展臺,深入探討民用無人機發展現狀,指導南方測繪無人機氣動布局設計。




過往的測繪相關展會,主要面向專業受眾群體,鮮有機會向公眾普及測繪知識與發展現狀。本屆航展也成為南方測繪展示 “低空經濟與測繪技術” 的小課堂。南方測繪展臺前始終人頭攢動:家長帶著孩子近距離觀察無人機、全站儀等新奇的儀器,聽工作人員講解 “無人機如何測量天空與大地”“測量機器人如何將精度控制在毫厘”……讓原本 “小眾” 的測繪技術走進公眾視野,也讓更多人意識到:低空經濟并非遙遠的 “概念”,而是與日常生活、產業發展息息相關的 “新動能”,而測繪技術正是支撐這一動能落地的助推器。
隨著最后一架表演飛機平穩落地,2025 長春航空展圓滿落幕。對南方測繪而言,本次航展既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市場需求的 “深度調研”。未來,南方測繪將繼續聚焦低空經濟的核心需求,以技術為筆、以創新為墨,在祖國的藍天上書寫著國產測繪裝備賦能低空經濟的新篇章,在“智能化、小型化、一體化”方向加大研發投入,讓測繪技術更好地賦能低空交通、應急救援、生態監測等領域,為我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中國智造”的力量。

